▲《人民法院报》2025年4月1日7版
在广东东莞一家颇具规模的智能工业公司厂房里,机器声轰轰作响,自动运行的智能小车忙碌地穿梭在各条生产线之间,精准地运送着原料和成品。
公司负责人周力站在一旁,看着一批批即将发往海外市场的精美服饰,心中却满是忧虑。
“周总,银行那边还是不同意咱们的融资申请,这可怎么办?就因为之前那起劳资纠纷,可钱已经给了,案子也结了啊!”公司财务小李焦急地说。
周力皱着眉头,陷入沉思。
然而,2024年10月初,公司准备加大研发投入,满怀期待地办理一项融资业务,却被无情地浇了一盆冷水:银行发现公司存在涉诉案件,由此认定存在诉讼风险与信用风险,终止了业务办理。
这对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急需资金支持的智能工业公司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财务人员将此消息告诉周力时,他才想起,公司之前与前员工袁某确有一起劳资纠纷。
可明明公司已经妥善解决了那起与袁某的纠纷,支付了停工留薪期工资合计12万元,为何还会这样?
因一起小小的劳资纠纷,被银行贴上了“信用风险”的标签,融资之路戛然而止。
经过了解,朱畅得知智能工业公司的劳资纠纷案,已在2023年9月底结案,并已执行完毕。
随后,朱畅又通过办案系统,查询了智能工业公司在东莞第三法院的涉诉情况,确认了该公司没有其他的诉讼和执行案件。
“光看资料还不够,咱们得去公司实地走访一趟,看看是否还隐藏着其他潜在的诉讼风险,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企业。”朱畅认为。
按以往,可能会出具一份结案通知书,表示该案件已经履行完毕、就此结案,但这可能对银行评估风险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从银行的专业角度来说,是很难通过结案通知书判断企业涉诉信息对他们资信的影响严重程度。”朱畅说。
当涉诉信息未能完整呈现时,法院究竟该公开哪些关键信息,才能助力银行精准判断企业的诉讼风险与资信状况?
从2024年年初开始,广东高院广泛调研,并征求金融管理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的意见建议,助力中小微企业走出因涉诉信息不对称、不完整而陷入“融资难”“贷款难”“招投标难”的困境,并在全省印发了为企业提供涉诉信息说明服务的工作指引。
“信息提供至何种程度是这项工作的关键和难点,既要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信贷评级提供足以清晰判断的依据,又要保证说明内容不过分透露当事人隐私等信息,且法院只是如实告知,不带有倾向性立场,还好这些在广东高院的指引中都有明确规定。”朱畅表示。
不久前,好消息传来:银行重新评估了公司的信用资质,顺利通过了融资业务申请,目前融资手续正在有条不紊地办理当中。
“真没想到,法院发出的一份说明函,成了公司的‘救命稻草’。不仅让我们盘活了资金,稳住了生产,更增强了我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电话中,周力激动地向朱畅表达着感激之情,声音因喜悦而微微颤抖。
截至目前,广东法院共发出这样的涉诉信息说明函31份,帮助了31家像智能工业公司这样的企业。
“法院的涉诉信息说明服务,依法为企业‘正名’,降低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与难度,为营造安商惠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湛江市工商联主席林水栖告诉记者。
2024年年初,广东高院召开司法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出台“金融司法二十条”,要求全省法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大力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发挥金融“活水”作用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来源:人民法院报 东莞中院 东莞第三法院
“必须生儿子”VS《妇女权益保护法》:东莞调解亮答案
一招教你如何拦截境外诈骗电话
国一、国二保护动物都来了!滨海湾鸟儿抢“C”位
被木棉花“染”红了,一起到滨海湾过春天!
神!仙!打!架!4月东莞展演上新了!
共织传统温情!黄江图书馆开展“探索艾草奥秘”主题科普活动